暌違二十四年,又見營建股首次公開募股(IPO),成立近五十年的安倉營造專攻公共工程,從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到碧潭堰工程,都繳出佳績。
各式奇形怪狀、大小不一的石頭,是走進安倉營造辦公室的第一印象。這些不起眼的石頭,卻有輝煌的意義,因為它們來自安倉曾經參與的橋樑、隧道工程。
安倉營造總經理張立雍形容,公共工程就像是「最熟悉的陌生人」,只要往窗外一看,不會動、非自然的景觀,九成以上都與營造產業有關。
暌違二十四年,又見營建股的首次公開募股(IPO)。預計今年三月掛牌上櫃的安倉,成立近五十年,是專攻公共工程為主的甲等營造廠商,承攬交通部、台電及六都建築、水利、軌道工程,涵蓋道路橋樑、展館、隧道、車站、電廠及抽水站等多項工程。近五年來, 它已完成國家前瞻基礎建設逾一八○億元,在建工程逾一百億元。
即使吃足苦頭 也要完善施工
安倉的公共工程代表作,就是造型特殊、曾被CNN盛讚為二○二一年八大創新建築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(以下稱北藝中心)。這座由荷蘭OMA建築事務所設計的公共建築,在一六年時,遇到老字號的理成營造施工一半倒閉,後續台北市政府邀訪了十幾家國內營造大廠,但沒有一家敢接。直到一八年,才由張立雍接下了重任。
「一般設計師是看業主(營造廠),做到滿、做到好,但我們是要呈現荷蘭設計師的概念,花了很多精神去溝通。」國內與國外法規不一樣,還要一一試驗做出樣本,張立雍指著地上一條條斑馬紋,「設計師只說是黑白地坪,從開始試做、調整到OK,就花了兩年時間,這裡是全台灣第一面黑白地坪。」
北藝中心內部有三座劇院,都是高大的空間,不論是共用管線或造型空隙,都必須控制到聲音不要互相干擾;劇場裡每個人坐的位置不同,但必須聽到同樣的音質與音量。安倉特別自費八百多萬元,找來台灣科技大學副校長江維華領導的劇場聲音調校團隊,在每做到一個階段就進行反覆測試,以求最好的聲音表現。